被柏树的绿荫簇拥,这块碑昂然挺立着。
脚下的旷野,是百代老街三月街的街场;背靠着的巍峨,是苍山的中和峰。
碑立于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它被一只巨大的石龟驮在背上,高4.5米,宽1.65米,由两块青石相接而成,碑额为大理石,雕有二龙戏珠图案,额篆“世祖皇帝平云南碑”字样。碑文主要描述了忽必烈征伐云南、讨平大理、建立云南行省的功绩。
今天驼在龟背上的元世祖平云南碑
建议竖立这块石碑的,是时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最高行政长官)的也速答儿。他同意把碑立在这里,真是眼明心慧。
现存的最早记载三月街的文献是明代李元阳编纂的《云南通志》:“3月15日在苍山下贸易各省之货。自唐永徽年间至今,朝代屡更,此市不变。” “俱结棚为市,环错纷纭……千骑交集……男女杂沓,交臂不辨……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蛮物亦无不至”(《徐霞客游记》)。也许,徐霞客公元1636年来到大理,顾不得揩一把额上的汗,就立即兴致勃勃汇入赶街的人流的情景,还历历在石碑眼中。
石碑已饱览了700余次南方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兴盛和与中原紧密扭结的边地繁华,并且还将继续观览下去。
中和峰是苍山十九峰的中心山峰,面对着大理古城和更东一些的洱海。这里“山则苍笼叠翠,海则半月拖蓝,城郭奠山海之间,楼阁出烟云之上,香风满道,芳气袭人”(明杨慎《游点苍山记》),是块风水宝地。传说半山的中和寺曾充任元世祖忽必烈攻大理城时运筹帷幄的中军帐。而再往北走,数过去的第四个山峰,叫兰峰,峰的东麓,建有一座无为寺。寺内有忽必烈的“跬跸台”(帝王出行停留暂住的地方),寺前有五株香杉树,相传为忽必烈手植。如今尚存活的仅有一株,虽然已老态龙钟,却也郁郁葱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忽必烈能从这块石碑上走下来,近可在三月街的赛马场上看看赛马,在文艺广场上看看优美多姿的民族歌舞和异彩纷呈的民族服饰,走得远一些,则可登上苍山,去拾捡自己的足迹。
沿着中和溪哗哗的流水往上走,他耳畔也许会响起急风骤雨般的马蹄声。
公元1252年,为夹击在四川顽强抵抗的宋军,实施对南宋的迂回包抄,奉元宪宗蒙哥之命,元蒙大军金戈铁马渡黄河、经宁夏、出萧关、驻扎六盘山。然后又横渡洮河,越过吐蕃,兵分三路,继续前行。忽必烈自率10万骁骑为中路军,渡大渡河后西折南下,奔突于川、藏、滇边境的高山峡谷和阒无人烟之地,到达金沙江边。乘牛皮革囊与筏跨越天堑,入驻丽江,直逼大理。真是万里远征,飞兵奇袭,迅雷不及掩耳。他沿途严禁杀戮抢掠和焚烧房屋,对大理也采用“攻心为上”的策略,“先遣使招之”,虽“道阻而还”,仍“再使招之”,却“至其国遇害”,“又使招之”,“三返弗听”,才对背城出战的大理国主段兴智及其柄臣高太祥“下令攻之”。
元世祖忽必烈
想到关于攻城的那些被涂上了盎然趣味的民间传说,忽必烈也许会拈须一笑。有人说他当年到了大理以后,悄悄调集军队藏匿于苍山丛林,然后在中和寺一挥大旗,满山遍野的呐喊之声就如潮涌起。守城兵士以为对方有天神相助,连草木都来参战了,一时慌了手脚,结果兵不血刃就占领了这风花雪月地、山光水色城;结果百姓没遭受战火的祸害。这座曾名“羊苴咩城”的南诏古都也毫发未损。甚至连中和溪水都照旧清澈得能看清楚弓鱼游动时轻摆的尾鳍。人们还用现代人的观点解读他传说中的行为,说他根据情报部门提供的资讯,深知要摧毁这个地方只需要3天。而要重建这样一个文化之邦却需要500年。所以,挥动的仅是温柔之刀,亮出的仅是锦囊妙计。其仁其慧,足可领取“骑士勋章”或“诺贝尔和平奖”。
实际情况如何?碑文中对攻城的描述比较简略,只说东西两路兵马这时候也到了。“(忽必烈)乃登点苍山(苍山又称点苍山)临视。城中宵溃。”
忽必烈对段兴智等的处理。碑文则作了详细地讲述:
城破后,段兴智逃奔善阐(今昆明)。军队追击高太祥于姚州。俘获后将其斩首,以警告敢于顽抗的人们。然后分头进军各地,所到之处,皆纷纷投降,只有善阐尚未归附。第二年春天,留大将兀良合台在云南,忽必烈整军回返北方。不久兀良合台攻克善阐,俘虏了段兴智,献捷于朝廷。忽必烈不计前嫌,不仅释放了他,还归权于他,使得段氏以极高的热情为元帝国巩固西南边疆的安宁出力。以后段兴智被封为“向义天定贤王”,成为事实上的第一代“大理总管府”总管。
三月街尽头处的碑亭
由于碑文是曾举荐过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赵孟頫等一批杰出人才入朝的翰林院学士程文海奉诏所撰,所以不但文辞典雅、笔意纵横,而且富于真知灼见。
他在碑文中,把忽必烈远征大理与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训练水军,出兵开拓云南,建立益州郡,以及周穆王驾八匹骏马,巡游天下山川不为开疆拓土却广受赞誉的事相比较,然后提出了“谁的做法更好”的设问。
他在碑文中说:“以大理之昏迷,族拒虐杀我使人,若奋其武怒,俾无遗育可也。而招徕绥辑,终释其主弗诛。呜呼!微天地之德,孰能与于此乎?”
忽必烈若能读到碑文,定会拂髯颔首,表示满意。因为它不仅使一位骑高头大马指挥若定的蒙古可汗跃然石上,而且还使人们看到了他堪比古代贤君智慧仁爱的另一面,还原了他作为一个可汗并非“只识弯弓射大雕”的真实面目。
兀良合台继续进军滇东,最后平定了云南,并建立行中书省。从此云南和中原王朝的统属关系,由羁縻性质上升为成了当时全国11个行中书省中的一个。云南建省亦由此开始。
碑文原来共有1300字,现存千字略余。它们像一只只眼睛,顾盼生辉,和我对视。
不是街期时,脚下的这块场坪,很少有人的踪影。古碑也许会惊讶,为什么会有一个人,不在杂沓中添加脚步,不在喧闹中增多笑嚷,却选择一个冬天的早晨,静静地站在它面前?他是否意在秀一秀自己别出心裁的孤高?
我要回答的是,不!经历了岁月的风霜饱尝了人事的凄苦后,从那星辰般闪烁的眼睛里去真切感知历史的沧桑,真的是一种大欢喜。 (作者:原因)
更新日期:2018-05-11